今天聊一聊对于孩子来说
非常特别的4颗牙齿——六龄牙。为什么说它特别呢?一方面是因为六龄牙在孩子的咀嚼、牙齿排列、面型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终身不换牙,却患龋率很高,还极易被误认成乳牙而疏于保护,很多家长等到孩子喊疼、牙齿严重蛀牙时才追悔莫及。那么,究竟什么是六龄牙?它为何容易蛀牙?我们又该如何对它进行保护?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海南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吾尔肯的解答。
什么是六龄牙?
六龄牙,学名第一恒磨牙,是儿童在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颗恒牙,上下左右各一颗,共4颗。与乳牙不同,六龄齿萌出后不会再进行替换。
想快速找到孩子的六龄牙其实很简单:让孩子张嘴,从门牙的中间分界线开始依次往后数,数到第六颗牙齿就是六龄牙了。
六龄牙的作用
六龄牙堪称口腔“主力军”,其作用贯穿孩子的生长发育。
1. 咀嚼功能的“核心选手”
六龄牙体积大、牙尖多且咬合面面积大,是口腔内的 “咀嚼主力”,承担着大部分咀嚼任务。孩子日常吃的各类食物都需要靠它充分研磨,才能更好地被肠胃消化吸收。
2. 引导恒牙排列的 “定位桩”
六龄牙位于牙弓的中间位置,这个位置格外关键,它就像口腔里的 “顶梁柱”,对稳住全口牙齿的咬合状态至关重要。要是六龄齿长得好、排得齐,就能为其他陆续萌出的恒牙 “引路”,让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帮助孩子拥有整齐的牙齿;可一旦六龄齿出了问题,比如被蛀坏或者早早掉了,就可能打乱牙齿的咬合节奏,进而影响孩子面部颌骨的正常发育。
为什么六龄牙容易蛀牙?
六龄牙的蛀牙率高,和它自身的特点、孩子的口腔习惯等密切相关:
1. 表面 “窝沟深”
六龄牙的咬合面有很多深窝沟,这些窝沟清洁困难,易残留食物残渣,增加了患蛀牙的风险。
2. 萌出时间早,“考验期” 更长
六龄牙在孩子 6 岁左右萌出,之后会陪伴孩子终生。但孩子年龄小时,口腔清洁能力弱,加上喜欢吃甜食、喝饮料,细菌会长期 “攻击” 六龄牙。而且,儿童时期年轻恒压的抗腐蚀能力比成年恒牙弱,更容易被细菌侵蚀。
也是这些原因,导致六龄齿的患龋率很高。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家长会把六龄齿误当成乳牙,认为就算龋坏也能再换牙,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如何保护六龄牙?
保护六龄牙,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 保持口腔卫生
建议儿童采用圆弧刷牙法,每日早上、晚上睡前进行刷牙,选用含氟牙膏,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进食后及时漱口,减少细菌产酸的机会。
2.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用树脂材料,把六龄牙咬合面的深窝沟填平,就像给牙齿穿了一件 “保护衣”,能阻止食物残渣和细菌进入窝沟,降低蛀牙风险。
建议在六龄牙完全萌出后(一般是孩子 6-8 岁时)及时做窝沟封闭。做完后每年定期复查,如封闭剂脱落,需及时补做。
3. 定期涂氟
氟化物能渗透到牙釉质中,增强牙齿的抗腐蚀能力,就像给牙齿 “加一层防护盾”,减少蛀牙的概率。
一般来说,3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每半年涂一次氟,具体频率可以根据孩子的蛀牙风险,由医生制定方案。
4.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从孩子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六龄齿的早期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总之,六龄牙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家长朋友们需高度重视掌握科学的保护方法妥善呵护孩子的六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