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疑问:
宝宝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是不是要等到乳牙全部萌出才护理?
用不用含氟牙膏?
孩子抗拒刷牙怎么办?
在第37个“9.20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针对这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海南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医生李秋菊进行专业解答。
一
护牙从“零”开始,不是从“牙”开始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长牙就不用刷牙,这是个误区。”李秋菊医生强调,“口腔护理应该从宝宝出生第一天就开始。”
0-6个月:无牙也需清洁
即使宝宝还没有长出第一颗牙,每次喂奶后都建议用干净湿润的无菌纱布或硅胶指套,轻轻擦拭牙龈、舌头和口腔内壁。这样做不仅能清除奶渍残留,还能减少细菌滋生,预防鹅口疮等真菌感染。更重要的是,让宝宝从小适应口腔清洁的过程,为日后刷牙打下良好基础。
二
第一颗牙=刷牙启动键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就是正式开启刷牙模式的信号。”李秋菊医生指出。
约6个月起:正式开启刷牙模式
多数宝宝在6个月左右萌出第一颗牙(通常为下颌中切牙)。此时就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硅胶指套牙刷或小头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各一次,轻柔清洁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
三
越早开始,越少麻烦
为什么强调“早刷牙”?李秋菊医生给出了三个关键理由:
乳牙更容易蛀
乳牙的牙釉质比恒牙薄,矿化程度低,一旦发生龋齿,进展非常快。尤其是“奶瓶龋”——常见于长期含奶瓶入睡的孩子,上颌门牙大面积发黑、崩解,不仅影响咀嚼和发音,还可能波及恒牙胚,导致未来恒牙发育不良或排列不齐。
早接触,少抗拒
从婴儿期就建立口腔清洁习惯,孩子会把刷牙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被迫接受的任务”。反之,若等到两三岁再开始,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阻断致龋菌传播
变形链球菌等导致蛀牙的主要细菌,往往通过家长亲吻、共用餐具等方式传给孩子。早期清洁能有效抑制细菌在口腔定植,降低患龋风险。
四
分阶段科学刷牙指南
五
家长比较关心的其他问题
Q1:含氟牙膏安全吗?会不会中毒?
李秋菊表示,“国内外权威机构如美国牙科协会(ADA)、中华口腔医学会均推荐:从第一颗牙起就使用含氟牙膏,氟浓度控制在500–1100ppm,用量为米粒大小(约0.1克)。这个剂量即使吞咽也十分安全,且能有效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预防蛀牙。”
Q2: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会换?
“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李秋菊指出,“乳牙不仅是咀嚼工具,更是恒牙的‘向导’。一旦乳牙因龋坏过早脱落,邻牙移位,会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引发牙齿拥挤、错颌畸形等问题。严重时还需正畸干预,得不偿失。”
Q3:什么时候看牙医?
“第一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要做第一次口腔检查,最迟不超过1岁。”李秋菊医生建议,“早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干预。牙齿萌出后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做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乳磨牙的适宜封闭年龄为3-4岁,第一恒磨牙为6-7岁,第二恒磨牙为11-13岁。”
在“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守护他们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