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虽然发作时疼痛难忍
但通常几天就会自行愈合
因此很多人并不把它当回事
然而,来自海南的59岁张先生(化名)
却经历了截然不同的情况
同一个溃疡反复发作
持续8个多月未见好转
最后到医院一查,竟被确诊为舌癌
近日,海南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为张先生成功实施了高难度舌癌手术,目前已顺利出院。
▲海南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开展一台高难度四级手术
8个多月前,张先生发现右舌部反复发热并伴有轻微疼痛。他起初以为只是普通口腔溃疡,加之没有咀嚼槟榔、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症状也未影响日常生活,便一直未予重视。直到近期症状逐渐加重,溃疡面增大,严重影响进食和说话,他才前往海南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经专科查体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右舌鳞状细胞癌。
考虑到舌癌生长迅速,不仅会侵犯舌肌、口底和下颌骨,引起咀嚼、吞咽及言语困难,还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鉴于病情风险,张先生被转至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拍片检查显示,张先生右侧颌下可触及花生大小淋巴结,左侧颌下亦有蚕豆大小淋巴结;舌右侧可见约13mm×11mm的椭圆形糜烂面,边缘发红隆起,活检缝线仍在位,肿瘤浸润深度达5mm(约铅笔芯厚度);左侧颊黏膜还存在斑片状白色绒毛样病变。需住院手术治疗。
舌癌手术属四级手术(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国卫办医政发〔2022〕18号)的规定,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资源消耗多或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手术。),需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舌体功能,并常规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而颈部淋巴结清扫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如舌感觉麻木,舌运动障碍,肩膀不能上抬等,挑战着实不小。
术前,医院组织了病例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8月23日,在麻醉科及手术室团队的配合下,由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胡尔曼主刀,廖刚强、陈浩医师协助,为患者实施手术。团队在保护关键神经血管的基础上,彻底清扫右颈淋巴结及相关组织,完整切除舌部肿瘤。因缺损小于舌体1/3,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最大程度恢复舌体形态与功能,减少对发音和吞咽的影响。历时近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很多患者把长期溃疡不当回事,其实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胡尔曼指出,舌癌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习惯,这些刺激物会持续损伤口腔黏膜导致癌变。如无上述高危因素,口腔卫生差、慢性炎症刺激及HPV感染也需警惕,也会引起口腔癌发生。
胡尔曼特别提醒公众,关注舌癌的早期信号,并掌握自检方法:
一、舌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1.长期不愈的溃疡
舌面或边缘出现溃疡,持续1个月以上不愈合,边缘硬结,可能被误认为“上火”或口腔溃疡。
2.菜花样增生
舌部出现无痛性硬块,表面粗糙如菜花,质地坚硬。
3.舌头运动受限
说话、吞咽时舌头灵活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活动。
4.唾液异常增多
不明原因流涎或唾液分泌增多,可能伴随口腔出血。
5.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且逐渐增大。
二、3步自检法
1.观察法
用镜子检查舌面、舌侧缘及舌根,观察是否有白斑、溃疡、硬结或颜色异常。
2.触诊法
洗净双手后轻按舌头,感受是否有硬块或疼痛(注意:避免用力摩擦)。
3.功能测试
尝试伸舌、卷舌或发音,若出现困难或疼痛需警惕。
三、高危因素与预防建议:
高危因素:长期吸烟、酗酒、嚼槟榔、口腔卫生差、尖锐牙齿反复摩擦舌黏膜。
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避免咀嚼槟榔;
定期口腔检查,修复龋齿或锐利牙尖;
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确诊需病理活检。
注意:自检不能替代专业诊断,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务必尽早就医。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切勿硬扛拖延,早诊早治是提升治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