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
新学期的铃声即将响起
家长在为孩子准备新书包
新文具的同时
别忘了关注他们的口腔健康
牙齿问题不仅影响咀嚼和发音
还可能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自信心
甚至学习状态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海南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吾尔肯,为家长们带来一份实用、分不同年龄段的口腔护理指南,助力孩子以健康口腔迎接新学期。
一、幼儿园阶段(3-6岁):乳牙期的“黄金守护期”
常见问题
•奶瓶龋:夜间含奶瓶入睡,导致上前牙大面积蛀牙。
•邻面龋:牙缝间隐藏蛀牙,肉眼难发现。
•窝沟龋(“小黑牙”):后牙窝沟深,易藏细菌,形成蛀牙。
•刷牙不配合,清洁不彻底。
如何预防
•从3岁起使用豌豆大小含氟牙膏,家长监督刷牙,避免吞咽。
•每天早晚刷牙至少3分钟,饭后漱口,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控制甜食摄入,尤其睡前不吃甜食、不喝奶入睡。
•3-4岁是乳磨牙窝沟封闭的黄金期,可预防蛀牙。
医生建议
“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涂氟+窝沟封闭,建立‘防蛀双保险’。”
开学行动清单:做一次口腔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涂氟或窝沟封闭,更换新牙刷,制定家庭刷牙打卡表。
二、小学阶段(6-12岁):替牙期的“关键转折点”
常见问题
•“六龄齿”被误当乳牙,蛀了也不治,导致恒牙早失。
•乳牙滞留,恒牙“双排牙”生长,影响牙列整齐。
•不良习惯(咬笔、吮指、张口呼吸等)导致牙列不齐、面部发育异常。
•恒牙外伤:运动、玩耍中磕碰导致牙齿折断或脱落。
如何预防
•“六龄齿”在6岁左右萌出后,立即做窝沟封闭,预防蛀牙。
•关注换牙节奏,乳牙滞留应及时拔除,为恒牙腾出空间。
•早发现、早纠正不良习惯,必要时咨询正畸医生。
•运动时佩戴护齿器,预防牙齿外伤。
医生建议
‘六龄齿’是陪伴一生的牙齿,一旦蛀坏无法再生。建议每3-6个月看一次牙医,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早发现、早干预。”
开学行动清单:确认“六龄齿”是否萌出并封闭,检查有无乳牙滞留,配备牙线,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
三、初中至高中阶段(12-18岁):恒牙期的“颜值与功能并重”
常见问题
•错合畸形凸显:龅牙、地包天、牙列拥挤等影响美观与功能。
•青春期牙龈炎:激素变化导致牙龈易红肿、出血。
•戴牙套(正畸)期间清洁难:托槽周围易积存食物,不仅会引起口腔异味,还容易引起牙齿脱矿、龋坏、牙龈发炎、牙龈萎缩等问题。
•不良饮食习惯:频繁饮用奶茶、吃零食,导致牙齿酸蚀和龋坏。
如何预防
•12岁左右进行正畸评估,判断是否需要矫正,把握黄金矫治时机。
•正畸期间使用正畸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牙线,每日彻底清洁。
•减少高糖高酸饮食,避免酸蚀牙齿;运动时佩戴护齿器,预防外伤。
医生建议
“正畸不是‘整牙’,而是重建健康咬合。清洁不到位,可能‘整完牙却毁了牙’。建议每3个月复诊一次,监控牙周健康。”
开学行动清单:进行正畸咨询,检查牙龈健康,配备正畸护理工具包,调整饮食结构。
四、大学阶段(18岁及以上):独立生活的“口腔自律期”
常见问题
•智齿发炎(冠周炎):疼痛、张口困难,影响学习生活。
•牙周病初现:牙结石堆积,牙龈萎缩,口臭明显。
•饮食不规律:外卖、奶茶、咖啡频繁,导致龋齿和色素沉着。
•忽视检查:认为“不疼就没事”,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
•若智齿反复发炎、阻生或挤压邻牙,建议尽早拔除。
•每年至少洗牙一次,清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
•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保持口腔清洁。
•减少碳酸饮料、高糖饮食摄入。
医生建议
“大学是口腔健康‘滑坡’的高风险期。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检查,早发现龋齿、牙周病、智齿问题,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开学行动清单:预约一次口腔检查+洗牙,了解智齿情况,准备便携式口腔护理包(牙刷、牙线、漱口水)。
新学期,新起点,让我们从“齿”开始,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口腔健康防线。愿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口健康好牙,自信微笑,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