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决定种牙时满脑子都是 “植体选哪种”“手术疼不疼”却鲜少有人重视牙周健康问题明明是要在牙槽骨里种牙为何要重视牙周健康呢?海南口腔医院数字化种植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俊杰指出,牙周炎症会直接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是导致种植牙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种牙前,须妥善治疗牙周问题。
01什么是牙周病?
王俊杰介绍,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发生的炎症性疾病。
● 牙周病初期通常表现为 牙龈红肿、出血、口臭 等症状。
● 若不及时治疗,牙周病会逐渐恶化,导致 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 ,患者会感觉牙齿变长、牙缝变大。
● 后期甚至会导致 牙齿咬合无力、松动、移位 ,最终脱落。
02为什么牙周病是种植牙的“大敌”?
种牙就像“植树”,想让种植牙种得稳、用得久,关键在于它扎根的“土壤”——也就是我们的牙槽骨。而牙周病,正是破坏这片土壤的头号敌人。
王俊杰指出,虽然种植牙外观和功能都类似天然牙,但它们与牙槽骨的结合方式截然不同:
●天然牙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连接,牙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细胞,具备一定的缓冲和修复能力;
●而种植体是直接与牙槽骨发生骨结合,中间没有牙周膜这类缓冲结构。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牙周炎,口腔中的细菌很容易侵袭到种植体周围,会影响植体和牙槽骨的结合,甚至引发“种植体周围炎”。这种炎症会持续破坏牙槽骨,导致牙槽骨慢慢萎缩 —— 就像包裹植体的“土壤”被慢慢掏空,植体失去牢固的支撑,就容易出现松动,严重时甚至会从牙槽骨里 “掉出来”,大大增加种植失败的风险。
因此,在种牙前若发现牙周病,须先接受系统牙周治疗(如洗牙、深刮、牙周手术等),让牙周恢复健康,为种植牙提供一个稳固、清洁的“土壤”。只有这样,种植牙才能立得稳、用得久。
03种牙后的牙周维护同样重要
即使成功种上了牙,也绝不能掉以轻心。王俊杰介绍,种植牙虽不会蛀牙,但仍会受到牙周疾病的影响。日常清洁不到位、吸烟、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他建议,种牙后可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牙周健康:
●认真清洁口腔:使用巴氏刷牙法早、晚刷牙,进食后及时漱口,配合使用牙线、冲牙器清洁牙缝。
●定期专业维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洗牙和牙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控糖戒烟:高血糖和尼古丁是牙周病的"帮凶",控糖戒烟可降低牙周病的发生率。
●避免吃过硬的食物:以免对种植牙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若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切勿拖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确保种植牙的长期稳定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