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也称为“反颌”或“兜齿”
是一种常见的牙颌面畸形
主要表现为下前牙突出于上前牙之外
严重者将影响患者外貌、咀嚼功能发音、口腔健康
牙性“地包天”通过正畸治疗即可改善
而骨性“地包天”患者除了正畸治疗
还要联合正颌手术
以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万启龙教授(左一)为患者实施手术
近日,海南口腔医院联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正颌外科专家万启龙教授,成功为一名受骨性错颌“地包天”困扰10余年的患者实施了正颌手术。通过运用数字化方案设计辅助正颌手术,患者的咬合功能与面部轮廓得到全面修复,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24岁男孩小李(化名)自换牙前期,就发现自己的下牙包住了上牙。长期趴睡、张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使他的下颌逐渐前突,伴随严重的偏颌问题和颞下颌关节紊乱。青春期时,异样的面型让他饱受“地包天”“歪嘴”等外号困扰,甚至因自卑回避社交。尽管多次就医,但复杂的治疗方案和漫长的周期让他始终犹豫不决。直到看到海南口腔医院成功案例的报道,他才下定决心前往海南口腔医院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万启龙教授与黄泽浩医生进行术前讨论
接诊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万启龙教授与海南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黄泽浩共同为小李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针对小李反颌与偏颌并存的情况,团队决定采用“正颌先行、术后正畸”的联合方案。黄泽浩医生解释:“患者咬合代偿关系尚可,但需通过手术精准调整上下颌骨的三维位置。”
手术当天,按照数字化设计方案,并借助咬合导板辅助准确定位颌骨位置,海南口腔医院联合万启龙教授仅用时两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的颌骨位置和面部轮廓均得到改善,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于近日康复出院。
▲麻醉科团队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据了解,骨性错颌(如地包天、龅牙等)若在儿童换牙期(6-12岁)或恒牙早期发现,可通过功能矫治器等手段引导颌骨正常发育。此时治疗周期较短,费用较低,且复发率更低。若拖延至成年后,往往面临治疗周期延长、费用显著增加、术后需长期维护等挑战。例如,小李的案例中,若在换牙期及时干预,可能避免后续复杂的正颌手术及高额费用。
▲手术现场
目前,海南口腔医院已构建起涵盖“早期预防、功能矫治、正颌手术及术后维护”的全方位、全周期诊疗体系。自体系建立以来,医院已成功实施超过30例正颌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海南口腔医院是中南地区(武汉大学)口腔专科医联体单位。疑难病例还可由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专家与海南口腔医院专家联合会诊、双向转诊,亦可邀请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专家亲诊,让患者无需远行,即可享受国内高水平的正颌诊疗服务,为海南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