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口腔医院

免去大腿取骨之苦!19岁少年微创完成唇腭裂及牙槽突裂修复,重塑面部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

19岁的海南大一学生小林(化名),自出生便被诊断出患有唇腭裂及左上牙槽突裂。尽管他曾于婴儿期和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多次手术,但效果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牙槽突裂及鼻翼塌陷问题长期困扰着他。幸运的是,近期在海南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的帮助下,他成功接受了修复手术,填补了牙槽骨缺损,重塑了面部形态。

据悉,小林曾在1岁、13岁时,分别在外院接受了唇裂修复手术和腭裂修复手术。由于两次手术均未在医学指南推荐的黄金时间窗内完成(唇裂的黄金修复期为婴儿期3-6个月,腭裂则为9-18个月),导致他的面部发育受到影响。加之牙槽突裂始终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其成年后左侧鼻翼塌陷、鼻孔扁平狭窄,鼻底至红唇处的陈旧性疤痕呈现沟状凹陷,严重影响面容美观与口腔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8-05_102919_857.jpg

微信图片_2025-08-05_102930_386.jpg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运用内窥镜技术辅助实施手术

为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小林辗转海南多家医院咨询。多数医院建议取髂骨进行牙槽突裂修复,但该方法需从大腿取骨,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需一个月才能正常行走),对学业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而海南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胡尔曼提出的创新方案:无需取髂骨,而是从下颌角区域获取骨质进行移植,既减少创伤,又缩短恢复时间,得到了小林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25-08-05_102934_177.png

麻醉科主任陈波进行麻醉操作

胡尔曼介绍,患者小林先天性腭裂骨裂已贯穿上颌骨,并与鼻前庭、下鼻道相通。考虑到小林已错过牙槽突裂的黄金修复时机(儿童期9-11岁)且身体发育完全,修复难度显著增加。经过团队讨论与评估,决定采用“牙槽突裂植骨成形术+左上颌骨自体骨植入术+牙槽骨修整术+开龈成形术+唇腭裂二期修复术”一体化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8-05_102940_067.png

患者术后图

此次手术面临三大难点:

骨组织获取与精准塑形难题

需从下颌角区域取骨并精确切割塑形,以匹配牙槽突裂复杂三维缺损,确保移植骨块与缺损部位精准契合;

鼻翼塌陷重建难题

患者鼻翼软骨发育异常且缺乏支撑,需在不额外取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软骨重新构建稳定鼻底支架并同步调整双侧鼻孔对称性;

唇部疤痕与功能修复难题

陈旧性疤痕导致唇红边缘断裂、唇角失衡,需在精细分层修复中兼顾唇缘连续性、自然弧度及闭合功能,避免瘢痕增生与发音、进食受限。

手术由胡尔曼主刀,黄凯泽、杨仁向医师协助,麻醉科与手术室团队全程配合。术中运用内窥镜技术,针对三大核心问题展开精准修复: 

牙槽骨缺损修复

通过智齿颊侧切口翻瓣,使用超声骨刀去除不规则骨组织,从下颌角取骨块植入牙槽突裂凹陷处,加入骨粉,并覆盖生物膜促进愈合; 

鼻翼塌陷重建

从鼻中隔切开暴露内部结构,利用患者自身移位的鼻翼软骨搭建鼻底支架,同步调整双侧鼻孔对称性,避免额外取骨; 

 唇部形态重塑

精细缝合唇部疤痕,调整唇角形态,实现自然美观的唇缘线条。 

手术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小林面部外观显著改善,鼻孔对称、唇缘平滑,口腔功能恢复良好。

胡尔曼提醒

唇腭裂序列治疗需遵循“早诊断、早干预”原则,唇裂修复宜在3-6个月,腭裂修复建议8-18个月,牙槽突裂植骨适宜时机为9-11岁。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呼吸、吞咽、语言功能,减少心理创伤,优化面部美学,并降低长期治疗成本。但如果错过黄金时机,也不用过于担忧,及时就医,通过个性化方案仍能实现功能与美学的优化。

上一篇:萌娃“上岗”当牙医,140余名萌娃和家长开启趣味护牙之旅